第二百二十六章 委婉劝谏(2/2)
信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虽然我年幼之时没有好好跟着爷爷(指平手政秀,作者注)习汉,却曾到过明国,尽管不象你那样专心在明国国子监读书,明国典故也听说了不少。退避三舍是因为晋公欠着对方恩情,我难道欠他浅井氏父子的恩情吗?为了向他父子二人表示我们尾张织田氏愿意与浅井氏结盟的诚意,我将自己的养女、只有七岁的阿雪嫁到了小谷城,他们还想要我怎么样?!”
松平家康说道:“信公当然不欠浅井氏的恩情。可是,请信公恕在下直言,义辉殿下却欠着浅井氏的恩情。如果信公与浅井氏相互争斗,岂不陷义辉殿下于左右为难之境地?这可不是信公这样的忠义之士所该为啊……”
松平家康说的不错,明国出动数万大军帮助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剿平了逆贼三好庆之乱,扶持足利义辉复登大位、再掌权枢,出于对明国方面的感谢,足利义辉这才要将幕府左兵卫督的要职拱手送给将自己妹妹送入明国皇帝内庭、因而和明国拉上了关系的织田信;可是,率先起兵对抗逆贼三好庆的,却是近江浅井氏,可称得上是有大功于幕府。他们两家若是发生冲突,还真的会让足利义辉左右为难,不知是该向着哪边说话……
经过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应仁之乱”,眼下的幕府和天皇一样,早已被诸国大名视为傀儡,但是,那些有志于问鼎天下的强藩大名却又都要在表面上摆出一副尊崇幕府的样子,这样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织田信也不例外。因此,听到松平家康抬出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招牌,织田信也不好公然反驳,只得沉默以对,静听松平家康下。
略微停顿了一下,松平家康又继续说道:“在下人微言轻,不敢说能在织田氏和浅井氏两家之间居中调停,但是,却愿意自告奋勇,留在此地等候您的备州女婿,并向他解释你的一片苦心,以期能够解消你们两家之间的误会,或能使一场干戈化为玉帛。在下以为,如此这般和平解决,不但是织田、浅井两家之所幸,亦是义辉殿下之所愿。”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织田氏及松平氏的家臣们都为之一怔:松平家康声称自己不敢“居中调停”,只说是“解释误会”,却分明是要留在此地为织田信殿后,这就等于说是把自己置于了极度危险的境地要知道,浅井久政、浅井政父子二人已经决意撕毁盟约、与尾张织田氏决裂,并且已然出动大军前来讨伐织田信,岂能是他小小的冈崎城主所能说服而收兵罢战的?或许要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说不定……
织田信也为之震惊,问道:“你打算留在此地?”
“不错。”松平家康笑道:“您的备州女婿能在出阵讨伐您之前,专程派人前来奉还誓书,倒也显出了武士的光明磊落。这样的武士,还不失正直的本性,想必他不至于不问青红皂白,对我这个好心化解你们两家误会之人挥戈相向。”
其实,织田信先前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要试探浅井氏对待盟约的态度,一旦知道结果,心里也不胜担忧,更不愿意葬身于近江,使自己掌控天下、平定乱世的壮志未酬,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可是,自己已经把“浅井氏胆敢出兵阻拦,就和他们大战一场”,以及“在此和他们赌一赌我的武运”之类的话说了出去,岂能轻易改口、食言而肥?松平家康的这一席话,等于是给了他下台的台阶,尤其是抬出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招牌,让他更有理由趁早脱身,撤回歧阜。
不过,要把自己的亲密盟友、“三河弟弟”松平家康留下殿后,使他陷入生死难料的危险境地,织田信又于心何忍……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欲扬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六章 委婉劝谏〗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27/127331/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