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风掣龙旗展(14)(1/2)

去年长安混战时,杨奉和伍习各为其主,率领帐下兵马参战。

当时李傕处于下风,被郭汜和伍习打得大败,危急时刻,杨奉率军赶到,硬生生的杀退了郭汜和伍习,从而救下了耳朵都被流矢射穿的李傕。

可惜,事后李傕非但不感激杨奉,反而猜忌他,杨奉担心被李傕所害,于是伙同宋果一起带兵叛逃,之后他们才到了刘协麾下。

当初杨奉和宋果领兵投到刘协麾下时其帐下兵马有两万之众,因此杨奉心气很高,宋果跟他一样,几乎不把刘协这个皇帝当回事。

随后一路上大小战斗十几场,杨奉和宋果手上的兵马打光了,又接连被刘协软硬兼施的敲打了几次,渐渐的杨奉调整了心态,心思也变得单纯了许多,以前那些不该有的念头全部摒弃。

现如今,杨奉一门心思跟着刘协,如果将来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的话,说不定除了自己拜将封侯以外,还能封妻荫子。

宋果比他转变的还快,对刘协的忠诚不比董承和郝昭他们少半分,可以说杨奉也是受了宋果的影响,才放下杂念,踏踏实实追随刘协的。

心甘情愿地投效刘协之后,杨奉和宋果明显感到刘协其实对他们真心不错,而且人也随和,平时没什么架子,对亲信将领十分宽绰,但凡大营中有的东西,刘协二话不说,一概应允,因此虎贲军的装备非常精良,战斗力极为凶悍。

如果说杨奉心里还有一些缺憾的话,那便是徐晃的任用问题了。

短短一个来月,徐晃的晋升速度快得让人咋舌,尽管职位仍是中郎将,可他却是刘协麾下仅有的三名军中主将之一,而且手握实权,在军中的地位飞快蹿升,如今已成为仅次于董承和王异的第三人。

看到徐晃深受刘协重用,杨奉要说一点想法没有,那是自欺欺人,不过他早就知道徐晃能力过人,无论是武功还是领兵打仗,徐晃的才能都在自己之上,欠缺的只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罢了。

果然,被刘协提拔重用之后,徐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东涧大战中,徐晃连斩李郭帐下四名部将、七名裨将和十三名军侯,战功位列全军之首。

时至今日,让杨奉感到欣慰的是徐晃依然对他很尊敬,与之前的尊敬不同,徐晃现在表现出来的尊敬发乎于心,非常真诚,不像以前纯粹是因为在杨奉手下任职才尊重他。

往事如烟,区区三个多月时间,却让杨奉有种破茧重生的感觉,而刚才的对手伍习便是勾起他回忆的源头。

……双双打平之后,胡封、伍习和郝昭、杨奉各自回归本阵。

主将归来,顿时激发了帐下将士的勇气,致使交错混战的两军拼杀得愈发激烈,伤亡急剧上升,战况异常惨烈。

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就在双方混战如火如荼之际,刘协率领一千三百名虎贲铁骑从箭塔豁口处杀了出来。

参战时刘协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喊话通名,也没有“杀呀”之类的大吼大叫,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来了似的。

刘协率军冲进战场时很安静,就像回家一样,轻车熟路地悄然进场,至于那些聒噪的声音,眨眼间就被他斩于马槊之下,之后他带领一千多虎贲铁骑横冲直撞,不多时,就杀出一条血路,进而策马直奔战场中心杀过去。

紧跟在他身后的王越也毫不逊色。

此刻大剑师王越手上真正有一把巨剑,包括手柄在内,整个巨剑长达一米五左右,这是刘协仿照西方阔剑专门给王越设计的一款巨剑,锻造坊花了十几天才打造出两把巨剑,剩下的一百多把剑都是残次品,回炉后重新锻造,相信以后军中类似的巨剑会越来越多。

这种巨剑,既能当剑用,又能当刀砍,集刀和剑的优点于一身,很适合大兵团战阵厮杀。

唯一的缺陷是失去了剑的轻巧灵便,二十多斤的分量显得比较沉重,习惯佩剑的文士恐怕很难接受这种巨剑。

不过这个缺陷在王越看来不值一提,因为他膂力奇大,加之身材修长,用巨剑时挥洒自如,弥补了三尺青锋在战阵冲杀中只能近战而不能远攻的缺憾。

王越的武力值远在刘协之上,杀敌时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容易,但是他的杀敌速度仍然比不上刘协。

纵马冲进西凉军阵之中的刘协,四米长的马槊在他手上宛若泼墨挥毫一般轻松写意,迅疾如风,动辄见血封喉。

别人厮杀都是血淋淋的,一刀砍死敌兵,鲜血四溅,甚至断臂残躯乱飞,场面血腥至极。

然而刘协杀敌却不是这样,马槊如巨蟒一般盘旋环绕,迅猛一击之后迅速收回,被击杀的西凉骑兵就像被蛇咬了一口似的,剧痛传到大脑的一瞬,生命随之终结,简直是无痛杀戮!

如果单单是杀人技巧娴熟,纵然惊艳也不值得王越另眼相看,关键是刘协不但杀敌技巧娴熟至极,而且杀敌速度更是奇快无比,令人目不暇接。

王越大开大合的杀敌三人,自以为技高一筹。

可是看到刘协身旁已经倒下了六七人时,王越顿时目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捍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四章 风掣龙旗展(14)〗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42/14282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