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2/2)
自夸这篇文章驳斥得大将军哑口无言呢。妾身刚刚看过了,真的是篇雄文呢。夫君,要不要妾身读给你听?”
有啥好听的。不就是篇投降论么?什么大guo和小guo对峙,小guo能做的就是保境安民静静等待。等待什么呢?等老天收了大guo。要是老天不收大guo呢?那就坐等灭亡?扯淡嘛。
“嗯,外父大人的雄文明日待为夫休息好了再仔细拜读如何?”关仪舒服的把头枕在媳fu修长的大tui上:“刚才为夫耗费太多,接下来的书信请夫人代读如何?”
“讨厌!”谯蔷的脸上浮起两团红晕,轻轻的拍打了关仪下,但还是拿起了关家诸人的信件,开始慢慢的给关仪读信。
家里的祖母、大娘、生母信中的nei容大同小异,无非是问候、勉励。可是谯蔷打开刘铃的来信后,神se就不太自然了。
“嗯?夫人,为何不读了?快把嫂嫂的信念了,熄灯休息了。”
“呃,夫君,这信,还是你自己看看吧?”
“搞什么啊。”关仪满不qing愿的起身,接过谯蔷递来的书信,展开看后,也有点傻眼。
这封信不长,主要nei容就两段话:
第段话是:“五月chu三,回宫省母。闻母言,南乡候为其子求娶于皇室。上yu允之。”
第段话则来得很陡,和上文根本没有任何联系。而且字迹比上段文字明显潦草许多,看得出来写信的人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慌乱的。这段话其实是句诗词:“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关仪看到这封信也傻了眼。他实在没有想到刘家的公主居然这么大胆!
第段话的意si就是尚书仆射、南乡候董厥给刘禅说,老大,我们家儿子年纪也不小了,可不可以跟你结个亲家呢?刘禅说,这个建议不错嘛。
刘禅先生儿子大串,但是女儿却不多。现在成年的女儿就两个,个是诸葛瞻的老婆。另个就是刘铃,关统的遗孀。董厥向刘禅提亲,其实摆明了就是说:刘铃公主现在在关家gua居,这资源简直就是浪费,不如给我儿子好了。而刘禅先生呢,也觉得自己的女儿那么年轻就守gua太可怜,所以也很有这个意向。
在这里要说下汉代的社会观念和后世理学兴起后的观念完全不同。在汉代,fu人丧夫后改嫁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qing。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太后,其第任丈夫就不是汉景帝。皇家都是如此,百姓更不会在乎这些。所以,公主改嫁,在这个时代,不算什么问题。
对于董厥来说,他非常有和皇家接亲的必要。本来尚书台里的这几位仆射,庞宏被陈袛赶走后就属他资历最老,诸葛瞻不过是顶庞宏的缺罢了,不管年龄还是官龄,都在他和樊建的后面。按理,现在陈袛病倒后,应该是他主持尚书台才是。
可是谁让人家诸葛瞻有个伟光正的老爸呢?人家天生自带无敌光环(仅限蜀汉范围nei),加之诸葛瞻的xing格又极为强势。以前陈袛在的时候还能勉强压制,陈袛病倒后,诸葛瞻自行接管了尚书台的管理权。这就让董厥很不shuang了。所以董厥主动贴上刘禅,就是想要争夺陈袛之后尚书台的管理权——最好老大你直接任命我当新任的尚书令。这投名状就是我儿子娶你的婚女儿。
而刘禅呢,其实直都不shuang诸葛亮的。只是为了朝局的稳定不得已把诸葛亮供上神坛。对诸葛亮都这样了,对诸葛瞻又怎么好得起来呢?所以,也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压制诸葛瞻。因此,刘禅对这门亲事也是很乐意促成的。
总算刘禅这个人很念旧qing,需要顾虑下关家的感受。没有当场应允。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关仪知道,这事估计多半就会成:历史本位面上,虽然关统的gua妻去向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但陈袛挂了后,就是董厥和诸葛瞻起平尚书事嘛。
可是,可是刘铃的信里还有句话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蜀汉的复兴】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2/1628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