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2/2)

缓,土层也足够厚,而且横断山区的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可以依山修筑梯田种植水稻。而巴郡这边就悲剧了,不管是涪陵郡还是巴东郡,抑或南边的牂牁郡以及东吴的武陵郡。这边的山势极为陡峭近乎垂直,土层瘠薄不说,底下还全都是石灰岩,蓄不住水。根本没办法开辟梯田。

(现在这些地方都是旅游胜地,比如张家界。)

相对于山越来说,为啥汉、吴两guo对武陵山脉里的五溪蛮很少主动攻伐掳掠人口,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可耕地太少,人抓来了都不知道怎样安置。

蜀汉唯的例外是在汉中。

当年曹操征讨汉中,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在得到自由传教的保证后投降。汉中郡十万口被曹操迁到了关中地区。后来刘备从曹操里夺下汉中后,得到的只是块空地。

而汉中盆地又是秦岭山脉里难得的块适宜耕种的土地。所以蜀汉不管是诸葛亮北伐还是姜维北伐,只要有条件,撤退的时候都会把曹魏雍凉地区的百姓强制迁移到汉中盆地——那里有的是等待人口开发的大量可耕地。

那么有人问了,为什么蜀汉不把五溪蛮人迁移到汉中呢?方面是因为成本问题:破个寨子容易,可破了个寨子顶天得到千把人,要把这千把人运送到那么远的地方,这成本就太大了。而且,旦蜀汉采取东吴的政策,长期不断的在五溪蛮地区掳掠人口,人家不会联合起来反抗么?深山老林的,到chu打你的游击哭都哭死你!到时候蜀汉政府就要在武陵山区长期驻军。这成本就嗨上天去了——而且蜀汉本身兵力就捉襟见肘,防yu汉中的部队都是砍再砍了,还要在武陵山区长期驻扎大量军队?那大将军姜维不跳起来砍了你才怪。

深究原因,还是在于蜀汉的政权结构和东吴不同。蜀汉的军队完全属于guo家。而东吴除了guo家有军队外,各个世家大族的私兵极多。般的山越人侵扰,东吴的世家私兵都平定了。

另方面就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总的来说侵略xing并不高。对蜀汉政权构不成致命的威胁。能够威胁蜀汉政权生存的始终只有曹魏。所以,没有必要把境nei的民族关系搞得太僵。温和点,甚至可以说伪善点,安抚住他们不来捣蛋也就是了。

所以关仪也很清楚,覃家堡征伐只是个例外:这是个专事劫掠,引起了本地各个蛮族村寨公愤的部落。灭了也就灭了,大家只会拍称好。但你要是这次事qing完了后不知收敛,还想继续用武力来攻打五溪蛮族,不要等五溪蛮族联合起来反抗你了。d朝廷都会收了你!

以上种种,就是农业社会的现实:人口和耕地,就是社会的全部。如果耕地不足,人口就只是负担而不是财富。

“罢了,既然你们都不要,那我复兴社全部要了。”

“太守,不可!我们养不起这么多人!”

“子丰,这复兴社是个什么东西?你要这么多人去干嘛?”

人多?我只觉得人少!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蜀汉的复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2/1628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