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2/2)
入经过加热、已经形成液体状tai的猪油中。
关仪让关小基上来掌勺缓慢的在锅nei搅拌,让两者充分混合。而自己又开始了下道工序。
第四步,将事先准备的卤块加水捣碎搅拌均匀。
卤块是盐卤水蒸发后形成的块状物。在蜀汉的巴五郡,各郡都有大小不的盐场。蜀汉政府在巴五郡都设有盐铁官。所以卤块这个东西对于关仪来说,也近乎无限供应。
此时,油锅里的皂化反应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液状猪油中,最上层的油黄se皂质已经开始凝固。
“赶紧把这团糊状的东西取出来。”
第五步,将尚未完全凝固的皂质放入另个大木桶中,与事先准备好的胭脂粉等各种辅料充分搅拌。然后将其分别装入各种模具中,待其充分冷却硬化后,最chu级的肥皂就做好了。
其实那团糊状的东西旦冷却硬化,就已经是肥皂了。但是这样的肥皂,有股浓烈的猪油味——估计没有人喜欢用这样的肥皂吧。所以各种辅料是必须加进去的——去味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六步,将卤块充分捣碎搅拌后形成的卤水,加入那口熬制猪油的大锅中。
这步开始,就不是制作肥皂了。
卤块中的有效成分是氯化镁,与水充分反应后就能得到盐酸。三酸两碱之中,两碱相对易得,三酸制作起来就比较麻烦。用卤块制作盐酸,虽然成效很低,但确是这个时代最简便廉价安全的方法。
猪油与火碱发生反应后得到的是肥皂。没能充分与火碱发生反应的剩下的猪油继续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的东西就是——蜡!
汉末三guo时代,晚上照明的话,穷人般使用火把。富人才会点灯,灯里的主要燃料是牛油或者其他的动物油脂,要不就是芝麻油。这个时代也有蜡,但般都是自然形成的,比如蜂蜡——这玩意烟雾和味道都过于浓烈。高端点是牛蜡。最最顶端的,就是鲸蜡,这个东西别说般人,就是皇室也不能长期使用。
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是说说而已,在缺乏廉价的照明工具的时代,古人到了晚上般都只能在家里窝着。即便是在家里窝着,要起个ye什么的,也是相当的麻烦。
关仪制作出来的,是纯度极高的油腊,以它做轴,用棉线来做芯做出来的蜡烛,火光明亮,烟雾和气味都很小。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将照亮多少个大汉的家庭。
第七步:将大锅里最后还没有凝固的液体,用纱布、棉布等各种过滤工具层层过滤,直到liu出的液体不再是混黄se、有着xing臭味道的浊水。而是无se无味的液体的时候——甘油到!
武陵山脉,漫山遍野都是各种树木,其中有很多野果树。到了夏秋之际,各种野果只有极少数进了人类或者野生动物的口中,大多数都是成shu后落在地里烂掉了。
造成这种qing况的原因不外有三:人类活动范围有限,野果口感极差,野果并不能替代主粮真正的填饱肚子。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到了春夏之交的时候都会自制葡萄酒。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层葡萄,层白糖,再层葡萄……层层累加。然后自然发酵,形成果酒。
而在这个时代,白糖啥的是没有的。野果自然发酵后如果没有大量白糖来压制,野果中的单宁就会大行其道:单宁是极为苦涩的。
而甘油,就是去除单宁,让果酒回复甘甜味道的最佳选择。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蜀汉的复兴】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2/1628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