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2/2)

人退兵的时候也很从容,我们的收获不会很大。若是我让出斜谷、子午谷等南面出口,把敌人放进汉中盆地里面来。然后依托汉中坚城和阳安关消耗敌人粮秣。等到敌人退兵的时候,我就抄袭他后lu,这样就可以再次取得杀敌数万的大捷了!”

你大爷的!合着小爷给你说了那么多,居然起了反效果,让你那个“you敌深入”的策略提前出炉了?!

这个时候的姜维越说越兴奋:“子丰你看啊,若是我们放弃各个谷口,那在各个谷口的万重兵就不用长期驻扎在那里虚耗粮草。他们完全可以进入汉中盆地帮助当地百姓耕种。这样省出来的钱粮年之间就不下十五六万石。如此,我北伐的时候粮草压力就会减少许多。非但如此,只要我守住阳安关,就算汉中丢了也没什么关系……嗯,这个办法好啊!”

所谓谷口,指的是秦岭之中南北走向的几道峡谷的出口。在古代,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之间的大规模交通,唯的选择就是诸如子午谷、斜谷、箕谷等几道峡谷。曹魏要想对蜀汉的汉中用兵,必须走这几道峡谷。所以在这些峡谷的南端出口,蜀汉长期驻守着万人以上的jing锐部队。

阳安关,是汉中南面链接梓潼郡的关卡。如果把汉中盆地比作个口袋,那么谷口、阳安,就像个口袋的两头。姜维的意si就是:放开几道峡谷的出口,把敌人放到汉中盆地里面来打!而为了bi免敌军下子涌入四川盆地,那就要派重兵驻守阳安关。这样就算汉中打烂了也没关系——敌人还是进不了d平原,那里才是蜀汉的元气jing华所在嘛。

在历史的本位面,三年后的景耀五年(6年),姜维发动了第九次也是蜀汉最后次北伐。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出钱粮供养北伐军,姜维向刘禅起草了份奏章,其主要nei容就是:敞开各个谷口,曹魏以后要来进攻,就放他们进汉中盆地来打。如此,蜀汉平时的财政压力会减少很多,战时由于战线的缩短,其后勤压力也会减少很多。与之对应的则是曹魏要承担翻越秦岭北麓的后勤压力——然后只要守住汉中盆地南边的阳安关,曹魏最终只能是粮尽退兵——那个时候就是蜀汉反击之时——战果肯定比以前大得多!

可惜,历史本位面的演化是:敌人是进入了汉中盆地,盆地里面的主要城池蜀汉都守住了。但最最关键的阳安关却因为蒋舒的叛变而没有守住。结果钟会的大军派出少量人马围困住蜀汉在汉中盆地坚持抵抗的据点,主力部队窝蜂的涌向了剑阁……

看着姜维在那里舞足蹈的样子,关彝痛苦的抱住了自己的头……

人生不如意,十之a九啊。阿bo罗大神啊,你也没要求我跟你啪啪啪啊。就算你有这样的要求,老子拼着菊花残也要把你伺候得高兴啊。可是你为啥就给我和卡珊德拉样的待yu:我们说的话,明明是真的,可就t没人信呢?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蜀汉的复兴】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62/1628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