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皇登基(2/2)

权力的中心,甚至于今日竟名正言顺的坐上了皇帝的龙椅,回想往日种种,李显此刻如坠云雾,就像在做着一场令人不敢置信的美梦。

望着殿下,文武大臣毕恭毕敬向他行着跪拜之礼,李显忽然觉得权力抓在手里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美妙与满足。难怪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权力的妙处也许只有在得到它以后才能细细品位得出来。

坐在象征天下共主的龙椅上,坦然接受朝臣膜拜,手握天下权柄,这种驾凌众生的感觉又岂是当年一个默默无名的逍遥王爷所能比拟的?

李显不禁将目光投向身侧,猛然发现,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正一脸微笑的看着他,虽然没有任何的表示,虽然依旧笑的很慈祥,可不知道为何,他竟然有一种被毒蛇咬上的感觉,这才想起,虽然他已经登基为帝,可大唐之中真正能做主的还只是他的母后武则天。于是收敛心情,老老实实的端坐在了龙椅之上,目光平视。可没有人知道他的后背已经满是汗水了!

新皇登基之后,依礼制当与群臣一同商议先皇谧号经,三殿大学士以及翰林院六部官员共同商议,小总结先皇在位时所行功德和作为,终于定下先皇溢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综观先皇一生,于政事上作为不多,但却也延续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于兵事上,却也压的西域众国以及土蕃等不敢有异动,就算是强大的突厥虎狼之师也是不敢轻意的直犯大唐兵锋。使深受征战之苦的大唐百姓军民有了喘息之机,此功虽然说不大,可也颇为不易。故群臣一致请奏将先皇的溢号定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以彰其功留于史册。

溢号既定,接下来便是新皇颁旨大赦天下囚徒,除谋反之罪不赦之外,余者皆可减免。然后便是封赏群臣,以示恩情。

登基大典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朝堂众臣都是熟知礼制的,该到什么程序就走什么程序,皇帝宝座下礼部尚书魏元忠一条条的读着圣旨,而底下的众臣则在该呼万岁的时候呼万岁,该称颂吾皇英明的时候便称颂吾皇英明。一切都照足了程序走没出半点岔子。

魏元忠暗暗擦了把汗,封赏群臣这是最后一个程序了,新皇的登基大典终于在他的主持下无惊无险完成得完美之极。

从头至尾,武则天都显的很是安静,仿佛真的退居幕后了一般,可她越是安静,一众文武大臣心中却越发的不安。没办法,能混到朝堂上来的,还有谁不清楚武则天的心性的,即便是真的不清楚武则天的心性,可也知道武则天以往的所作所为,尤其是现在几乎将整个大唐皇室子弟尽皆灭绝了……

“临淄王李隆空有功于大唐,特许世袭临淄王,另兼任兵部侍中一职!”

随着魏元忠这一句话,群臣便“嗡”的一声议论开了。这道旨意是不是封赏过重?不少大臣张了张嘴,但考虑到此乃新皇的登基大典不能失仪,于是又紧紧闭上了嘴,不过大臣们脸上都现出不满的神色。

这也太过离谱了一点了吧!兵部是什么?可以说它是朝堂六部中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主管着大唐朝所有的武官升迁平调贬谪,军事行政等一系列重任。换句话说,兵部侍中,虽说官职不大,可却是实权职位,位不高但权重,可以说得任兵部侍中,便可以明正言顺的插入军中事务,掌握军中实权。

虽然说以李隆空此次所立下的大功,就任兵部侍中一职并不过分。可是以李隆空皇族的身分却不宜插手军中。故此群臣方才心中不满。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唐天娇】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皇登基〗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82/18298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