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2)
郑家的人离开后,宾客们议论纷纷,能叫郑孝业如此失态的事,肯定不是小事,都在猜测是什么情况。
好奇心没那么重的,就只是口头上说说,有那好奇心重的,直接打发人跟着去打探消息。
苏老二和沈石一个对视,了然的点点头,也悄悄派人去探听消息。
在沪城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息灵通,无论是大事小事,有时候甚至连一句无心只谈,都有可能帮助做成一件事。
不过派去探听消息的人没回来,就有人带了确切的消息来赴宴。
这人因为有事耽搁,所以来晚了。
他正好是从江边的方向来的,恰巧就遇到了郑家的造船厂着火,冒起浓烟滚滚,桥上对岸沾满了围观的人群。
造船厂里时不时发出爆炸的声音,没人敢去帮忙灭火,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已经控制不住。
这人说得有声有色,若不是要来赴宴,他兴许还在桥上一同围观。
造船厂离苏公馆很有些距离,谁都没想到会是造船厂着火,这会儿一听这人如此说,纷纷走出门口,走上楼去眺望,远处可不有浓烟升起吗?
正是造船厂所在的方向!
那就难怪郑孝业见惯大风大浪的人,还是那副慌乱的模样了,连宴会也不参加就匆匆忙忙的离开。
那可是造船厂呀!
若是这火不能及时扑灭,等它自己烧完,恐怕整个厂子就要没了,该是多大的损失!
众人一时之间又纷纷转而议论起损失的数目。
钱从安听得气急,问道:“什么造船厂呀?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起火的是造船厂不是吗?我没听说过郑家有造船厂呀?”
苏玉瑶向来不关心这些生意场上的事,苏老二也不会和她谈论,谁家有什么厂经营什么生意,除了去赴宴的时候,听介绍什么老板的时候会有些模糊的印象,根本就对不上号。
这会儿听钱从安如此说,似乎里面还有隐情,便也等着旁边的人给解惑。
旁边的人听到她质问怀疑,倒也没生气,还给细心解答了道:“钱小姐可能是最近没有关心时事,报纸上也登了的。”
“这间造船厂是郑氏实业上个月才刚建成的,刚向申家买了码头那边的仓库,扩建了厂房,还高价买了一批最新的造船机器。”
钱从安不是不关心时事,而是这一两个月,她根本就不在沪城!
家里犒劳她,给钱让她毕业旅行去了京城,京城和沪城相隔千里,没人谈论郑家的事,或许谈了她也不知道,报纸也没看。
回来没两天便来参加苏公馆的满月酒了,完全就不知道郑家的事。
若说钱从安问话的时候,心里还抱着几分侥幸的希冀,那现在就是彻彻底底的只剩慌乱。
她家是做生意的,造船厂的利润多大她知道,但投入也是巨大的,何况那些进口的新机器,洋人可是漫天要价。
郑家弄这个造船厂据说还卖了个面粉厂才把钱给筹够。
但因为有订单有前途,倒也咬着牙赌了一把,若是顺顺利利,那就财源滚滚。
谁料竟然突然起火了,现在火势凶猛,若不能扑灭抢救机器,郑家就算是再有家底,此番恐怕也要伤及几分筋骨了。
“怎么会突然起火呢,这么重要的厂难道没有派人守着吗?”钱从安抓着苏玉瑶的手臂。
苏玉瑶看得出来她此时多着急慌乱,忙拉着她离开人群安慰说:“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你先别着急。”
能不急吗?
她根本不担心郑家,她只是担心郑明承。
“会没事吧?他们都赶去处理了。”钱从安反复的向她确定,如果真的出了事,她不知道郑明承能不能接受这种落差。
苏玉瑶微微颔首,其实她也不知道。
希望没事吧。
否则沪城现在还算安定的格局,指不定要出现什么变数,而且不知是好是坏。
这场满月酒就在众人都谈论郑家的事中草草的结束,晚些时候,送走了宾客,苏老二也匆匆忙忙的出去了。
汪静也听说了郑家的事,有些担心苏老二出去的目的。
苏玉瑶安抚她不会有事的,可能就是去看看具体的情况。其实她也好奇,但等到睡觉也没等到苏老二回来。
没有人能解惑,就只得满怀心事的去睡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沪城本就无秘密,至少在明面上发生的事是藏不住的。
苏玉瑶好奇的事,第二天就从报纸上得到了答案,因为每家报纸上都用大篇幅来刊登了郑家造船厂起火的消息。
苏公馆每个月都有订各种报纸,田伯每天会直接拿来放在餐桌上,让苏老二下楼吃早饭的时候看。
苏玉瑶识字之后也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
而今天报纸最大的版面全是在说郑家的事,她想不注意都难。
苏玉瑶仔细看下来,报道把昨天发生的事全部按时间线梳理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南雀北归】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六章〗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83/1832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