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案造风波(2/3)

钱谦益一身冷汗,不过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多,需要为自己辩护,其他人自然会在皇上面前话。

“哦,你倒是看,可不要欺君啊”崇祯缓缓道。

温体仁心里一颤,这皇帝分明就是叫他将钱谦益的丑事全部抖出,看来皇上对这次会推很是不满。

“天启元年钱千秋舞弊案不就是个例子吗”温体仁答道。

“然钱千秋一案早已了结多年,我看是温大人您觉得自己资历深,却没有进入会推名单,所以怨恨而生出事端吧。如果钱谦益果然有暗通关节的事情,为什么不在会推之前就提出来呢?这次会推的结果已经奏上,到底用哪个人,全凭皇上裁定”吏科给事中、东林得力干将章允儒道。这吏科给事中官品虽低,权力却是极大,在会推阁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牵涉到他,因此要为这次会推极力辩解。

温体仁侃侃而答“臣并非言官,纠弹不是臣的职责。在会推之中没有列名,理应避嫌不言。但枚卜大典是关系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钱谦益结党受贿,满朝上下无人敢言,臣不忍见到皇上孑然孤立,因此才不得不言。方才章允儒所,正表明他与钱谦益是一党”。

崇祯眼皮一跳,马上又平复下来。温体仁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自登基以来,他一直疑心朝臣们在结党营私,也最害怕被朝臣高高在上的孤立起来,被欺骗蒙蔽。而今天这次廷对已经让他切切实实感觉到了东林党人的势力非常。

这时章允儒反击道“从来人陷害君子,都是用这个‘党’字。当年魏广微这阉党巨擘要驱逐**星、杨涟等人,就让魏忠贤在会推题本上加了一个‘党’字,全部加以削职夺爵。这种办法流传至今,成为人陷害君子的榜样”。

崇祯眼皮又是一跳,脸色渐渐的有了变化。章允儒这番言辞很是激烈,大有将自己比作昏聩无能的天启帝的嫌疑。他很是恼怒,大发雷霆“胡!御前奏事,怎么能这样胡扯?来人,给我拿下”。

这时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天子至高无上,可他连呼三声都没有人应答去拿下章允儒。这对于自尊很强的皇帝来不可饶恕,这太失面子了,足以让他终身难忘。而且这种情况恰好证明温体仁所的‘满朝皆钱谦益之党’,证明了东林党人在朝堂之上的滔天大势。他深深的下定决心,决不能让朝廷之中存在一个可以干扰天子权力的朋党势力集团。

在这次会推当中,崇祯皇帝心中比较赞赏的应该入选内阁的首选目标应该是周延儒,并且多次暗示主持会推的人员自己的意思,这本是傻子都能体会出来的,可惜结果出来并没有周延儒的名字,原本就多疑的他深深的觉得有人在捣鬼,不仅是同周延儒过不去,也是在同自己过不去。他满腹狐疑的要调查这件事,没想到从温体仁身上找到了想要的结果,不管这结果对与不对。

钱谦益对这突如其来的会推风波始料不及,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对于皇帝的质询只能回答“钱千秋通关一案,当年已经疏参,并且由刑部勘问明白,现在有卷宗在刑部,皇帝可调查卷宗以释清白”。

温体仁哪能就这样放过,他深深的知道,这些人分明在堵自己的仕途,而且皇帝很是重视周延儒没有入选内阁一事,抓住这个,皇帝自然向东林党人发难,温体仁反驳道“当年钱千秋在逃,居间过付的参与人徐时敏和金保元被提到刑部问讯后亲口供称是与钱谦益通同作弊,这些事怎么隐瞒得了呢?”。

其时案发在天启年间,阉党得势,于是逼供徐时敏和金保元谎称钱谦益舞弊,以此打压东林党人,没想到这会这个阉党给出并记录的供述却被温体仁抓住了,他也是连夜赶去刑部查阅卷宗才找得到这一有利证据的,这也多亏了钱谦益那好徒弟,很多事情多半这样,身边的人出了叉子或是背叛了,往往连累自己,甚至万劫不复,所以做人难啊。

这时一直没有发声的周延儒也觉得有必要对皇帝乘热打铁了,他奏报“皇上再三追问,诸位臣子却不敢回奏,一是由于害怕引起圣上的愤怒,二是碍于东林官员的淫威。总之钱千秋一案,通关节是真,现在有当年的朱卷,皇上也已经验看明白,这是通关节的确实证据,不必再问诸臣,圣上自可定夺”。

周延儒不在意的看向温体仁,二人昨夜连夜会见,这会不知在会意什么。

只见温体仁站出来跪下哭着道“臣孑身孤立,满朝都是钱谦益之党,臣的弹劾一出,不但钱谦益恨臣入骨,凡是钱谦益一党无不恨臣入骨。臣孤身一人,岂能当受众怒?只是忝居大臣之列,不忍心看着皇上日夜焦劳而诸臣却不知谨戒,因而不得不弹劾。事已至此,恳乞皇上罢臣之官,允臣归乡,以避钱谦益一党凶锋,也不让陛下为难”,罢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哗啦啦的止都止不住,让人看了这年迈的老头实在心酸。

崇祯自然不允许温体仁辞归故里,这毕竟是难得的不结党勾朋的好官,况且这是卫国求是,他马上和蔼的道“既然是为国弹劾奸臣,何必要求去职?爱卿请起来话”。

温体仁这才站了起来,不住的掩袖抹泪。

这本是朝中新旧两个既得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淮河畔】最新更新章节〖陈年旧案造风波〗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85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