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江东叛乱终平定(1/2)
却说荆州自刘表单枪匹马上任后,基本上的时间都是花在吏治之上,少有战火发生,即便是有也都是别人挑起的,刘表这人虽有名气,年轻时颇有些豪侠气概,胆略过人,自掌控荆州之后,刘表就一下子变得保守起来了,这几年来都在发展荆州,对别的州县就没有多少心思了。
要不是因为孙坚强攻荆州报仇被刘表军射杀后与孙家接下不死不休的仇恨,此番孙策平定江东,刘表也未必会有什么动作,毕竟荆州才是刘表的基业,江东或许在孙策等人眼里是起大业之基石,可是刘表丝毫看不上,毕竟荆州的富华程度根本不是这个时候江东所能比拟的。
可是刘表这人虽然性子较为儒弱,但是也不是没有狠心的,见江东被孙策平定后,便知道不能给与孙策发展江东的时机,否则的话就是在给荆州埋潜了一个可怕的对手,所以初开始刘表便在孙策攻打会稽之时,使人前去豫章招降被孙策打得溃败逃窜的刘繇,而后见孙策以摧枯拉朽的姿势横扫了江东,而刘繇却又病死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孙策进攻荆州,同时也为了窥探机会也想在江东的地面上分一杯羹,所以命江夏太守黄祖领大军六万进驻豫章,谁知道在僵持了十几天后,黄祖竟然大败而归,六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三千不到的残兵,连黄祖之子黄射也死在豫章。
刘表当时正在和襄阳的文武官员打猎于外野,接得黄祖的信件险些从马背上跌落在地,而后便阴着脸回到襄阳城准备再起大军进攻江东,可不想那时候袁术的兵马在荆北之地蠢蠢欲动,刘表也不得不将此事搁浅下来,毕竟打江东报仇和丢了荆州基业孰轻孰重,刘表还是分得出来的。
可是很快袁术就发来使者往襄阳,先是修复与刘表之间将要破裂的友好关系,接着才说出袁术的意思,没想到袁术竟然也想染指江东,刘表见此本来还有些不乐意甚至是暗自提防袁术的想法轰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尽起荆州兵马,顺着长江水路和荆南四郡分作两路杀向江东。
只不过刘表这一想法刚一说出来引起轩然大波,刘表阵营一下子分作两列,一方鼓吹消灭江东扩张势力以便将来能够平定天下,荡清寰宇,恢复大汉王朝,一方则是出言劝阻刘表此举大为不可,言称江东虽然新定,可是孙策大军此时士气高昂,而且因为平定江东颇得人心,再加上袁术乃是无信无义之辈不能亲信,所以说想夺取江东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便是一直以来关系亲密的襄阳两大家族也就此问题产生争议,蒯家兄弟蒯良蒯越二人坚决反对此举,他们是荆州名士,智谋远见自然不是寻常人能比的,以他们的眼光自然能够差距到刘表的这番举动可以说是在自寻死路,江东虽然刚刚平定,可是孙策大军根本就没有损失,反而还得到增强,不说二十万之多,十五万左右也应该是有的,尽管会被山越叛乱牵扯将近大半兵力,可是组成个五六万大军还是可能的,再加上孙策麾下猛将良臣不少,还有地理上封锁了入江东的咽喉要道,刘表想打下江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至于袁术势力,已经被这一派忽略掉了,袁术出兵打江东,根本就不可能,顶多也就使使坏,暗中下点绊子,如果袁术出兵,恐怕就真个会被众夫所指,成为众矢之的,因为谁都知道孙策这时候还在属于袁术同盟的,所以这一派在考虑荆州军马战力以及地势等等所有因素后确定刘表若是这么做绝对会失败。
可是即便蒯家几番劝阻,刘表还是举棋不定,因为另一派的代表就是基本上掌握了荆州兵马大权的蔡家,以蔡瑁为首的荆州武将皆是请战,毕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谋略不足,所以无法像蒯家他们那样去计较攻打江东的胜算,在他们的眼里,有战争就意味着有功劳可拿,而蔡瑁之所以这么积极,一来是为了攻取江东为家族博取最大的利益,二来就是使家族对军队的掌控达到最高程度,第三是因为黄祖发来信件中提到过孙策大军之所以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自己,是因为他们打着蔡家的旗号,偷袭后面郡县,所以蔡瑁此举也想将那个胆敢冒充蔡家的人擒了杀掉。
刘表此时已经没有了昔日单枪匹马的豪气,性格上也变得犹豫不决,所以一时间就不知道到底是该听哪边的,要说真心的话,刘表初开始还显得意气风发,可是经过蒯家兄弟二人的劝阻后,刘表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但是要刘表罢息这个念想,刘表却又不愿意,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个能够一举解决仇人还能够扩大疆域的大好时机,刘表如何忍得下?!
再加上蔡瑁等将领的鼓动还有夫人蔡氏的不断劝说,刘表虽然知道尽起荆州大军进攻江东不是一件好事,可是也不肯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到最后蒯良和蒯越一派见此也只好退让一步,劝说刘表先命江夏太守黄祖发兵进攻江东作为试探,若是黄祖兵锋难挡,再发动荆南四郡兵马和襄阳大军,假如黄祖再一次兵败,就此罢手采取防御之势,不再出兵进攻了。
于是乎黄祖接了刘表命令,兴起大军五万以报杀子之仇为名,杀向柴桑等城池,想要先打开江东咽喉,同时等待江东内乱再出兵进攻,只不过黄祖大军在攻破武昌城后,就被太史慈兵马阻挡下来,形成了拉锯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志玉麒麟传】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四章江东叛乱终平定〗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56/2568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