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太上留道书(2/4)
,李凡果真收获了诸多极有价值的信息。
人,登山而化仙。
连山圣君,就是第一个登临【上方山】,为众生找明了一条登山之路的圣者。
上方山,无限海。它们应是尘世间,同等规模的存在。
所谓仙者,虽然占山以造仙界。但山海相融的宿命,也造就了道湮之劫注定会降临的结局。
李凡意识曾经亲临无限海,切身感悟到海之无限。
而山与海同格,想来也是同等规模的浩瀚。
上方山所造仙界无边无垠,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无限。
跟山与海相比,真仙无异于蝼蚁。但蝼蚁登临,却将山海一时踩在脚下。
几乎给了李凡一种人定胜天的激荡之感。
除了连山、归海等四位圣君之外,铭道仙也属于这似乎能蔑视山海的人物之一。
司徒星记忆中,那漂浮在无涯星域上空的太上道书,可敬可畏。似要穷尽山与海之理。
我曾经所窥见的真仙篆字,包括那【造化】,似乎都来自这篇道书。
只一两个字符,都已经如此奥妙无穷。实在难以想象完整道书又会是如何的震撼。
哪怕在下界,也流传着关于铭道仙的传说。李凡最初就是在百花口中得知了铭道仙的存在。铭道仙名号之响亮,对仙界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而仙界四圣君、乃至守丘公,他们或许实力更强一些。但只论传播广泛程度,却是远远不及了。
这便是不同道途性质所决定的。
铭道仙早就神隐,不显于世。或许已经离开【原初】可能性了。
他铭道三千的手段,能够超脱,也是应有之理。
……
想到这里,李凡心中不禁涌现出一缕疑惑。
通过这段时间,跟真仙、乃是无名真仙的交流。他也算是勉强弄清楚了仙界之由来,道湮之劫为何会降临的始末。
但现在,一个无法避免的疑问随之出现在李凡面前。
仙界的形成,源于山与海。
但不同的可能性,跟【上方山】、【无限海】之间,究竟又是什么关联?
从我之前推测【诸我归一】的理论来看,
山与海,显然天生就是这等层级的强者。而反过来倒退,也就说明,哪怕无限的可能性中,也只有一座无限海、一座上方山。
或许,共处于同样的山海之间,这也是能够在不同可能性之间跳跃的理论基础。
……
思忖良久,李凡最终微微摇头。
不到那个境界,哪怕再怎么遐想,也终究是无法明白其中道理的。但山海既现,却是为李凡原本处于迷雾之中、止步于半仙的道途,指明了方向。
先不提超脱山海。
身处山海之间,想要获取强大的实力,就难免要借助山跟海的力量。
连山,归海。是两位圣君的名号,亦是阐述【仙】之力量的真谛。
原本一切无恙,真仙踩山海于脚下,创造辉煌大世。但现在的问题是……
【山海相融】。
从司徒星记忆中的认知来看,似乎仙界就建造在所谓的【上方山】上。
当山海相融,山中一切坠入深海。
仙界也自然随着一切烟消云散。
回想起自己亲眼所见的道湮之劫,李凡忽的心中一动:道湮之劫,并非是仙界被无限海吞没这般简单。
而是山与海相融之时,山不复山、海不复海。
或许,是回归到了山跟海之前……
当初孙缥缈留下的那则寓言,不由再度浮现在李凡心中。
山海争执,海反问山:什么叫本属于呢?你我这无限的寿命,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吗?
李凡脑海中,不由脑补了诸多画面。
司徒星说,山海相融,乃是大势。但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何山海竟会相融。
李凡遥遥看向天边。那一日黑天医跨越可能性、横冲直撞而来的方向。
或许,在那作为的【彼岸大世】中,才有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天医,苏白,铭道,守丘……
无论是我自己接触到的,还是只在历史传闻中听说的。都有可能在那里汇聚。
一张张面孔次第在脑海中闪过,李凡不禁深吸一口气,平息自己激荡心情。
平心而论,李凡的实力距离这些人,还有很远。
但掌握着【还真】至宝,有朝一日走到他们的境地,却是板上钉钉、毋庸置疑之事。
关键是,怎么走。
目前来看,我以墨杀吞噬、衍化三千大道,融道为一身的想法,依旧是最适合我的。
尤其是知晓了【太上道书】的存在后。
只可惜太上道书,早已经被道湮所吞没。偶有留存,也只是三两字符。要不然,只要将道书吞噬,我怕不是能顿时跃升至超脱之境。念及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模拟长生路】最新更新章节〖第1484章 太上留道书〗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03/303263/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