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9章 大明之殇(七)(3/3)
终以仓颉顺失败为告终。
仓颉顺被朵木尔击败之后,无法立足与漠北,所以投靠了北平的燕王。燕王虽然是藩王,但是朱元璋的大明之下,朱元璋大权独揽,自然所有的事情,燕王都以上书朱元璋。
燕王奏书上明确指出仓颉顺诚信归降大明,愿意投降大明,愿意居众五千人马,远赴天朝,一切听从朱元璋的指挥。而奏书的内容中,还有一个部分,那就是燕王提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和亲。燕王指出仓颉顺归顺大明,是对蒙古内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大明以礼待之,以德服人。那么漠北的蒙古,在看到仓颉顺的事,或许会再一次分裂蒙古内部。所以燕王的奏书中,主张大明派遣一个公主和亲王之女,与仓颉顺和亲。
齐泰给我奏书,就详细的说明此事。
在早朝之前,方孝孺等人、还有皇太孙朱允炆,我们几个人早就提前开启了会议。
“老师,您认为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我一时间没有了主意,而是朝着方孝孺等人望去。
方孝孺说道:“自古以来,天朝都有和亲这个政策。如果仓颉顺是真心归顺大明,和亲也未尝不可。而且以夷制夷,方某以为这个办法不错。”
黄子澄说道:“黄某不敢苟同。”
方孝孺问道:“黄大人,方某请指教。”
黄子澄说道:“仓颉顺已是蒙古的残党,仓颉顺的部族已经消失殆尽。仅仅几千人,根本难成气候。而且蒙古多变。黄某以为,仓颉顺并非真心归顺大明,反倒是燕王,此人不可不除。”
黄子澄的一句话,让我们所有人都愣了。
朱允炆问道:“黄大人你此话何意?”
黄子澄施礼道:“当初陛下亲封皇太孙,燕王等人一直都口服心不服。而且黄某得知,这些年来,燕王在北平城不断积聚势力。似乎燕王对储君之位,依旧念念不忘。这一次燕王上书陛下,难道燕王不知道仓颉顺早已是强如之末吗?如果招揽仓颉顺,势必还会得到蒙古的仇视。根本做不到分化蒙古的作用。燕王之所以上书,就是为了他自身而表现出宽大和仁慈。”
我就在旁边不动声色的听着。
我感觉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按照我对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恨透了蒙古。若不是漠北之地条件不好,再加上大明建国之后,需要很多事需要处理。要不然朱元璋早就派强兵悍将扫灭漠北的蒙古。
所以我感觉燕王朱棣的上书,九成九朱元璋不可能允许的。
而黄子澄和方孝孺两个人的议论,话也越来越多。两个人本来就是儒家学者,要是争辩的话,谁都有各式各样的话。
看到两个人越来越激烈。朱允炆顺势叫停了两个人。
朱允炆看着我说道:“老师,您认为呢。”
而朱允炆的话,瞬间方孝孺和黄子澄都看向了我。
而我摇头苦笑道:“两位说的都对,但是两位都不了解陛下的心思。”
《机智笨探》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机智笨探】最新更新章节〖第2859章 大明之殇(七)〗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1/31837/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