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法兰西之殇(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巴黎各地爆发的战斗很快就被德军全部压制了下去,大部分游击队都被当场击毙或是逮捕回营,担任有少部分人见形势不妙就扔掉了手里的枪,装作无辜的样子混进了平民里面逃之夭夭。 对于这些逃走的人,作为军队的国防军和党卫军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来从平民中揪出他们,不过他们也不担心这些人能跑多久,因为整个巴黎都已经被他们封锁了,而里昂也从国内调来了专门对付他们的人——盖世太保。 不同于巴黎的机动特遣队,里昂从德国本土调来的这些盖世太保并不擅长打打杀杀,但他们每一个都是专业的“警犬”,能从一百个人里精准的找到那一个有问题的人。 袭击发生一天后,这些“警犬”就由克虏伯的独生子、德国武装党卫军少将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带领,坐火车从柏林抵达了巴黎。 由于里昂非常关注柏林发生的袭击事件,表明了希望能在3天内将所有逃脱人员抓捕归案的态度,所以这些人在下了火车后只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就立即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搜捕工作之中。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除了在巴黎大力搜捕,德军在正面战场还对法军展开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集团军群在博克上将的指挥下向马奇诺防线的弱点——阿尔萨斯和洛林结合部发起了猛攻,而集团军群下属的两个集团军也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配合集团军群一起夹攻,法国花费重金打造、但仅剩十几个师驻守的马奇诺防线不到一天时间就告破,数十万军队除了一部分逃到了瑞士,其他的全部被德军送进了战俘营。 6月18日,在这个仿佛命中注定的日子里,法国总理贝当于波尔多宣布法国停止抵抗,要求所有法国军队向正面的德军交出武器投降,并要求法国境内仅剩的一些英国远征军立即离境。 而在法国宣布停止抵抗的同时,一个身份特殊的人在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发表了演说,指出法国只是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号召所有法国人坚持抵抗,号召不愿放弃的法国军队前往英国接受他的领导,同时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成立了法国流亡政府。 他就是夏尔·戴高乐,他于早上送别一名英国将军时追上了滑行中的飞机,同那名英国将军一起回到了伦敦。 这两个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全球,丘吉尔虽然一早就知道法国要投降,但还是在第一时间发表了演讲,承认戴高乐政府的合法性,激励法国人继续抵抗下去,还说只要法国人继续抵抗,英国人将永远和法国人并肩作战。 当然,并肩作战这个鬼话只是政治说辞,就连英国人自己都不相信,毕竟在法国投降前,英国在法国的士兵人数还没普通在法英国公民人多…… 在英国人表完态后,罗斯福也跟着发表了一篇演讲,苦口婆心的劝法国人不要放弃希望,同时强烈谴责里昂对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侵略,威胁德国说他们要加强大西洋舰队,把现在正部署与夏威夷的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和企业号一起调来大西洋,同原本就属于大西洋舰队的突击者号和刚被调来不久的大黄蜂号组成五航母作战群。,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而里昂对于罗斯福的这个威胁,只是轻轻的笑了笑,然后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你们只有五艘航母,而我们的第七艘、第八艘航母马上就要完成海试服役了——如果你想尝尝德国海军的拳头,那就尽管来吧!” 6月19日,法军依照贝当的命令全线停止了抵抗,仅有小部分军队拒绝投降并逃往土伦港。 6月20号,法国海军土伦港海军基地内发生水兵哗变,孤拔级战列舰首舰孤拔号、二号舰巴黎号同航空母舰贝亚恩号与几艘驱逐舰一起冲破了拦截,载着拒绝投降的陆军士兵一起驶向了英国朴茨茅斯军港。 德国海军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从公海舰队抽调了德意志号航空母舰、里昂·安德烈斯号航空母舰、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组成特遣舰队,在空军的掩护下横穿英吉利海峡前往拦截,同时里昂也在第一时间让雷德尔以轴心国联合指挥部海军司令的身份要求意大利海军派遣舰队前往拦截。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意大利海军听见雷德尔的命令后倒是很老实的立即准备出航,但半路被墨索里尼给压了下来,他认为堂堂意大利海军不能对德国这个“弟弟国”言听计从,所以他用“因为利托里奥号战列舰还未服役没有战斗力,所以意大利海军现在只有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能追上法国海军,但光一艘维内托号恐怕打不过法国海军两艘战列舰加一艘航母,所以意大利决定海军暂不出航。” 里昂听见墨索里尼的这个回答后气的半死,他非常清楚意大利海军有几把刷子——如墨索里尼所说的,他们现役的战列舰里的确只有维内托号(急速31.5节)能追的上法国的孤拔级战列舰(急速21节),但利托里奥号却并不像意大利所描述的那样“没有战斗力”,恰恰相反,利托里奥号的战力完善,因为它原本就计划在四天后入役! 如果可以的话,里昂真的想指着墨索里尼的鼻子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铁十字军旗永不落】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零三章 法兰西之殇〗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66/6654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