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春天来了(1/2)
李涵是上百位审核编辑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三年前“青苗奖”的获奖冠军。>
作为冠军,水平自然是有的,但也有同时也有冠军的傲气。>
这几年他混的并不如意,除了写一些杂志评论之外,几乎没有更好的发展。>
心里带着愤怒和嫉妒的他,看书的时候眼光自然特别挑剔。>
“这特么写是什么玩意?没有一点思想性!”李涵将一本书活生生“毙掉”!>
打上不合格的标签之后,才开始审核下一本书。>
整天都枯坐在电脑跟前,这让他不习惯电脑阅读的眼睛,感到酸涩不适应,眼泪水都快流下来了。>
但审核时间比较紧张,只有五六天的功夫。>
他必须加快速度。>
到下午的时候,他已经看了四十多本书。>
这些书基本都是浏览个几章,就被他打入冷宫。>
开篇就没有好的立意和思想,后面能写的有多好?>
“《围城》!”>
这名字起的……比较神奇。>
不过传统文学可不像网络小说,第一个看名字,名字如果看不出书的内容,那这本书先歇菜一半。>
传统文学则是反其道行之,多半起的文雅含蓄,让正常人云山雾罩的。>
这个名字比较迷惑,但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
点开作者自己给书的简介。>
只有聊聊一句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这个简介……尼玛的写的什么鬼玩意。>
完全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神经病吧,故作高深。>
李涵先是吐槽了一番,才打开第一章看了起来。>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洲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玩下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开篇借着景物描写,点出了地点,最后才给出了时间。>
民历二十六年!>
民历是夏洲一个特定时代,距今已经有八九十年,那是个动乱的时代。>
相比其他书,这本书铺陈的节奏算是快的。>
而且精妙的文笔加持下,将环境勾勒出来后,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并不让人感觉枯燥。>
接下来是大段的群像描写,船上有什么人,都是什么形象,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给李涵有种此时就置身在一艘船上,而周围则是各大洲的水手,公使,留学生。>
到这还没什么,等到苏文纨出现和孙太太开始进行对话的时候,只看了几句,李涵就忍不住屏住呼吸。>
他有自己的傲气,来源就是自己的文字功底。>
可这位不管环境描写,对话还是细节叙述,都比他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故事从几人的对话正式开始,从这李涵就在也挪不开眼睛。>
一口气看完四章。>
这四章是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回到魔都和家乡,以写魔都为主。>
在这个单元中,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分量。>
苏文纨管家小姐的自负矜持,自作多情。>
同时也暴露了方鸿渐身为纨绔子弟的优柔寡断和玩世不恭。>
李涵停下。>
似乎这本书没有明确的主线,都是一些琐碎的见识或者经历“拼凑”起来。>
但这本书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太强大了。>
几乎把语言表达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说的与艺术。>
就是这些琐事,在作者的笔下,让人不仅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觉得幽默精妙。>
而且写景写诗,读起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
抽象的思维和感觉都是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让人能一看就明白,也让人觉得新奇玄妙。>
同时还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让作品看起来幽默诙谐,时常给人“会心一笑”的感觉。>
这四章李涵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
前面没有那本书让他看的超过二十分钟。>
但这本书他是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然后在回味。>
虽然四章字数不少,可他看的甘之如饴,生怕错过了任何一点细节和绝妙比喻。>
这本书的作者,把比喻这个手段运用的鬼斧神工,在抽象和具体之间来回切换,让人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真没想红啊】最新更新章节〖第827章 春天来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2/7244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