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朽的书(5)(3/3)

是写在书页上面的,而是直接熔在它上面的。这种纸张的尺寸,只有一平方厘米大,可它却可以容纳下一整栏的《真理报》。它占的地方很少,所以阅读这样的报纸只能用显微镜。

最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用“永久的胶片”来印制的,现在基本上都藏在科学院的档案室里。几千年之后的某一天,历史学家们能够从它们那里得知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与最初印刷的纸相比,现在的纸已经大不相同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笔与古代的笔更不相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某种东西只保留了它本身的名称,而这个名称要远比它所代表的东西长命很多。转笔刀不再用来削钢笔了,而钢笔也不是从哪种鸟的尾巴上长出来的。

1826年的时候,梅逊发明出来一种制造钢笔头的机器。从此之后,这种笔很快就流行起来,从而占据了人们使用了上千年的旧式鹅毛笔的位置。

想一想也真是奇怪啊,我们的曾祖父还用鹅毛笔写字呢。在圣彼得堡的衙门里,有一些小官吏是专门从早到晚为“大人阁下”修理羽毛笔的。这种工作并不轻松,必须得是有经验的人才能做得了。笔头必须要削得斜斜的、尖尖的,而且还要有条裂缝,这可要比削铅笔困难多了。

写完这一页之后,就得在纸上撒些细沙,以便把墨水吸干。因此,等到封信之后,沙子也就落到了信封里。如果你收到了这样的信,那你不妨摇摇看,你可以非常清楚地听到里面有细沙晃动的声音。

那个时代的一套文具,就是一个装着沙子的盒子,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插在里面的鹅毛笔。

在钢笔出现之前不久,有一位发明家曾经出售过一种用鹅毛管做成的小笔头,它可以插在笔杆里。也就是说,在钢笔头出现之前,笔杆早就有了,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与钢笔头一同出现的。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十万个为什么】最新更新章节〖第18章 不朽的书(5)〗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5/75609/18.html